公元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所谓“可持续性”,是指能够持续到未来的能力。它包括“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时至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关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于是乎,世界权威经济学家断言:人类迈向下一个千年,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友好经济发展模式必将成为国际主流势不可挡……
1997年5月14日。北京香山饭店某会议室。
这里举行的是国家第72次香山科学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
斯时斯刻,会议室里弥漫着庄重的气氛。再过一会儿,冯怡生——这位来自渤海湾畔千里盐碱滩上的企业家,将走上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学术殿堂——香山会议讲台,为中国最具权威的科学家们——30余位中科院院士作题为《综合利用资源,消除环境污染,实现磷复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报告。
这是香山科学会议自创办以来,首次邀请企业家与会并作报告。时任山东鲁北企业集团董事长的冯怡生有幸成为“第一人”。他在一片科学空白区,主持攻克了一个世界性重大科技难题——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从而,在一个高污染、高能耗领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圆了中外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绿色化学梦。
冯怡生因此成了创立“绿色化学”的“世界第一人”!
1977年盛夏酷暑。
刚刚告竣的无棣县磷肥厂(鲁北企业集团的前身),因生产原料硫酸匮缺而被迫停产。岌岌之时,县盐业学校毕业的年仅33岁的冯怡生被县委县政府点将,出任磷肥厂负责人。
长期以来,我国可供开采的硫铁矿品位逐年下降,至70年代末叶,硫资源已极度贫乏。然而,为挽救磷肥厂的命运,振兴无棣县的农业和工业,冯怡生义无反顾,他怀揣一线希望带领技术业务人员匆匆南下,寻找新的资源。他们餐风宿雨,不舍昼夜。一晃十几天过去,奔波数千公里,却一无所获。万般无奈,徒手而归。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夜,冯怡生失眠了。他铁树般伫立在窗前,凝望着无尽的夜色。倏然,一阵热浪迎面扑来,他顿觉一股浓浓的咸味儿直钻进鼻孔。顷俄,冯怡生失声自语:“有啦,盐石膏……”无棣有大盐场,到处堆放的废料盐石膏是当地一大公害,盐石膏学名硫酸钙,根据化学原理,硫酸钙不是可以制硫酸吗?……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既节约资源,又能保护周边环境。可谓一箭双雕!
机不可失,冯怡生背起装有盐石膏的黄挎包,立马奔赴京城,去寻求打开绿色文明之门的灵丹妙方。不料,化工部一位颇有声望的老专家给了他这样的答案:石膏制硫酸技术,外国人折腾了半个世纪未能成功,我国从50年代起,曾组织了近400名专家、院士联合攻关,耗资惊人,最终也毫无成效。末了,老专家补充说:仅用石膏制硫酸,若不联产水泥,成本太昂贵,必然造成经济上极大浪费。目前,国家已将此项技术列入“六五”重点攻坚计划。这堪称是一个世界性顶尖科研难题。
然而,老专家岂能想到,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年轻人可是敢想敢闯的主儿。干就干最难的,干就干最惊人的,这是冯怡生的性格特征。他非常自信,外国人没能干成的事,我们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搞出成果。
他急匆匆返回县城,连夜叩开了县委主要领导的办公室,急不可待地提出了那个大胆而成熟的构想:“眼下,农民急切需要磷肥,我们可以直接进行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试验。”
这是惊世骇俗的举措!无棣县的决策者被这位科技勇士的勃勃雄心折服了,两颗狂跳的心找到了新的交汇点。
时不我待,机不旋踵。冯怡生带着仆仆风尘,背起那个装有盐石膏的黄挎包,头顶着炎炎烈日,昼夜穿梭在济南、南京和北京之间。向专家们请教,进行一系列可行性调查。找各级领导申请,力争承揽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这一国家“六五”攻关项目。
年轻的科技勇士凭着他那颗赤诚的心和对现代科学的执著,终于衔接起了通往绿色科技文明的断裂层。不久,冯怡生被任命为“六五”攻坚计划——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攻关小组负责人,同时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下拨的40万元试验经费。
1977年8月,渤海湾畔遍地流火。年轻的科技勇士冯怡生,背负着振兴民族化学工业的使命,率领由7名热血知识青年组成的科技攻关先遣队,驾驶一辆12马力拖拉机,挺进了“春天白茫茫,夏天水茫茫”距县城40余公里的盐碱荒滩。他们用席子搭起几间“黄席棚”,既当科研室又当宿舍。这儿是鲁北平原的“北大荒”,到处看不见一棵树木。没有大厦,没有商店,没有灯红酒绿,甚至找不出一条像样的路。在一个未知世界,靠仅有的40万元科研经费,冯怡生和战友们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化学攻坚战。
一切都是陌生的,既无国内先例,又无任何国外经验可借鉴。他们边学习,边科研,边设计;一次次失败,一遍遍改进;不浮躁,不气馁;活脱脱是一群献身于绿色科技的普罗米修斯。冯怡生时常用这样一句话勉励自己和大家:“信念是人生支柱,责任是人生动力,奋斗是人生幸福,奉献是人生价值。”他们历经2000多个昼夜的鏖战,159次装置改造,用热血和青春战胜了“79”特大海潮的袭击,拼搏五载,开天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套7500吨/年的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
谁料,点火试车时,最担心最可怕的事故发生了:回转窑内结圈!这是几十年来令国外专家都深感棘手的重大技术难题。能否攻克这道难关是试验成败的关键。
这时,有人对试验是否能继续进行下去,而最终获得成功丧失了信心。请来的专家们也一筹莫展,溜之大吉。更让人料想不及的是,冯怡生的母亲突患癌症住进了医院。冯怡生兄弟四个,他行老大,是全家的顶梁柱,儿女侍候老人当为首要。可是,在试验工地还有上百双眼睛企盼着他。自古忠孝难两全!冯怡生经历了痛苦的抉择之后,匆匆来到母亲床前只看了一眼,便含泪返回了试验基地。
经验和教训给我们启迪:失败与成功之间常常只有一步之遥。为尽快找出大窑结圈的“症结”,年轻的科技勇士冯怡生舍生命而不顾,待转窑停下,他将全身泼湿,穿上高温鞋,第一个冲进余温高达80度的转窑内,同几名技术人员一起用铁锤砸疤清圈,取样化验。他的胳膊和手多处被烫伤,但他紧咬牙关,一直坚持到把窑内6道工序不同部位的样品全部取出。整整半载,冯怡生搏击在绿色科技的海洋里,经过275次反复取样试验,以自强不息、敢为天下先的气概,终于攻克了“大窑结圈”这一困扰无机化学领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技术难题。在千里盐碱滩上,当冯怡生再次下令合闸开车时,回转窑内用废料盐石膏生产出了合格的硫酸和水泥。
黄席棚向世界发出绿色宣言: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在中华大地上复活了!
1983年11月,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一次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专家们高度评价此项技术为我国硫酸工业开辟了新的原料路线。
首战大捷,冯怡生求索的目光又瞄准了占地污染环境的磷石膏和天然石膏。可是,正当磷石膏、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试验进行到关键时,噩耗传来:一向最理解和最支持自己事业的母亲撒手西去了,他痛苦至极,肝胆欲裂。然而,为了试验,他没能最后送母亲一程,以超乎常人的意志把万分悲痛压在了心底,直至试验成功后,才跑到母亲坟前恸哭了一场……
沉甸甸的代价,举世瞩目的成就。冯怡生连战连捷,攻克了盐石膏、磷石膏、天然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试验三大世界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国际空白。该技术成果荣获原化工部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石膏制硫酸技术这一“华夏名牌”成为“世界第一家”!
有人曾这样形容:冯怡生对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的着魔,不亚于比尔·盖茨对软件的疯狂。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大时代,他紧紧抓住了高科技的缆绳,向着绿色科技文明的彼岸勇敢地冲刺。
时下,进口磷复肥垄断国内市场现象愈演愈烈。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发展高产高效农业,离不开优质磷复肥。据统计,全国每年磷复肥需求量达800万吨,而现有的108家磷铵企业的生产能力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60%,40%的缺口要靠进口。更糟糕的是,这些磷铵生产厂家皆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单一型企业。每年排放出近千万吨磷石膏废渣,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还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必须千方百计振兴民族化学工业,尽快结束进口磷复肥占据国内市场的现状。冯怡生感到如芒在背。他度时揆势,超前决策,瞄准化学工业的科技制高点,向磷铵、硫酸、水泥三产品一体化联产技术攻关发起了猛烈攻势。
用国产中品位磷矿石实现磷铵生产工业化,至今国内、国外尚无一家,更无磷铵、硫酸、水泥三产品联产设备。冯怡生以超人的胆识又一次闯进一个高科技盲区。暑退寒袭,腊尽春回,他和技术人员一起趴在设计室里的简易桌上,边自学,边设计着那条现代化的绿色生产线。买不到现成的生产设备,他们就自行研制开发。追踪国际先进水平的前瞻性高新技术,坚持高点起步,达到国产设备高科技化。仅14个月,神奇的速度,于1987年岁初,建成了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自行安装的年产1万吨级料浆法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综合配套装置,在全国乃至世界率先实现了磷铵、硫酸、水泥三产品一体化联产。
消息传到首都北京,原国家计委、原化工部的高层决策者被震动了。他们深知这一联产技术的潜在价值,立即批准该厂建立大规模示范装置。1990年,冯怡生主持建成了世界唯一一套年产3万吨磷铵、4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6万吨水泥的国产化示范装置,即:绿色化学PSC“三、四、六”工程。该联产装置把磷铵、硫酸、水泥三套装置科学地排列在一起,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取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返回再生产磷铵,硫酸尾气回收后制取液体SO2用于提溴,窑炉排出的煤渣作为生产水泥的辅助原料,废水则在装置中封闭循环利用。四种产品同时联体而生,有三种产品直接进入市场,而使用的只是一种原料磷矿石。主要生产工艺在一个长88米、直径3米的圆型转窑内完成。这一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开辟了硫酸工业和水泥生产新的原料路线,避免了硫铁矿和石灰石两种矿山的开采;破天荒解决了硫资源匮乏、磷铵生产排放废渣磷石膏堆放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难题;从而,在一个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领域,实现了废渣、废气、废水“零”的排放。
不久,“三、四、六”绿色化学PSC装置通过了原化工部组织的技术考核考评验收。专家们一致确认:该装置较国外技术有六大重要突破。
一个绿色化学企业,一条具有国际高科技领先水平的“绿色产业链”——磷铵、硫酸、水泥三产品联产技术,在中国鲁北千里盐碱滩上诞生了!
原国家计委、原化工部很快将其列入了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如按此模式在全国推广100套,不仅每年可节省国内磷复肥企业排放出的磷石膏堆场建设费6000万元,而且还为国家节约生产800万吨水泥的石灰石开采费21亿元。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与伦比。
冯怡生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绿色高科技化学,开拓出一条科技创新、工业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效益有机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是民族化学工业的一大幸事,更是国际科技界的一大幸事。绿色化学的创立者冯怡生因此摘取了“国际优秀发明家”的桂冠。他对化学工业的贡献远远超出了民族和国界!
1991年春回大地之时,集高科技、绿色环保于一身的“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正式在渤海湾畔宣告成立,冯怡生出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鲁北集团地处黄河三角洲和环渤海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沿海资源优势。当磷铵、磷酸、水泥三产品联产技术攻关刚刚落下帷幕,独具慧眼的冯怡生又盯住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资源。于是乎,一场运用高科技综合开发海洋资源的攻坚战,在70华里的潮涧带拉开了阵线。没有国家和地方分文投资,全靠自己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冯怡生身先士卒,同企业一千多名干部职工日夜挑灯奋战,千里盐碱滩上黑夜如昼,车欢机叫,热浪袭人。
又是一个奇迹!仅一年多的光景,他们就在国家几经开发而未开发出的70华里的潮涧带,一鼓作气筑起了14条坝底宽70米、顶宽12米、高5米、长达50公里的防潮坝埂,建成了占地35万亩年产百万吨的大型盐场。与此同时,冯怡生几经广泛调查论证,冲破单一制盐的传统模式,大胆尝试,实施“盐、碱、化、养”一体化、深层次、立体滚动开发。引进加拿大凯密特公司、英国TCI公司和德国曼内斯曼公司等高科技技术,建成了同百万吨盐场、5万亩水面养殖相配套的两座中度卤溴素厂与6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构筑起一条低度海水养殖、中度卤水提溴、饱和卤水制盐、苦卤提取钾镁盐和盐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的“绿色产业链”。
又是一个国内国际首创——海水“一水多用”模式。在这里,海水最终变成了水产品和附加值很高的化工产品,而且无废渣、废水、废气“三废”排放污染土地和海洋。真正给了大地葱绿,还了大海蔚蓝。
抓住高科技,就抓住了时代赐给的机遇。笙磬同音,励精图进十余载,靠着高科技的推力,鲁北集团一路凯歌:进入“九五”之后,企业经济效益呈爆炸性增长,从1995年到1996年,产值、利税猛增121.9%和158.93%。董事长冯怡生也因此桂冠如云——连续当选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第四届科技实业家金奖等十几项国家级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唯一一位两次获得省委、省政府科技重奖的企业家。由于他在绿色科技领域对人类做出的突出贡献,美中友好协会特向他颁发了“国际优秀企业发明家贡献奖”,美国政府授予他“华盛顿荣誉市民”称号……
斗转星移,当世纪的快车驶进90年代中叶,太平洋新经济时代的热旋风须臾席卷全球。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一的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和人才的竞争。
科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永恒的生命。为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实力,冯怡生高瞻远瞩,捷足先登,创建了化工建材设计院、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全国第一家绿色化学研究院,并配套了6个研究所和6个中试基地。与全国30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和技术协作关系,聘请了30多位专家、教授作常年顾问。近7年,鲁北集团用于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的投资达7.2亿元,占税后留成利润的27%,占销售收入的14.8%。一支3000多人(中高级技术人才830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活跃在企业的各个岗位,22年取得44项重大科技成果,12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全部转化为生产力。
鲁北集团活力四射,生机勃发,其成功的秘诀还在于,企业造就了一大批年轻的能跻身世界高科技前沿的高素质技术管理经营型企业家。企业副总(包括副董事长、副总经理、副总工)以上者共43人,全部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者占80%,平均年龄在36岁以下。这是一个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善于攻关的专家群体。冯怡生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企业管理者,他向那些年轻的部下灌注着自己的作风、思想、境界和气质。因而,他在企业内部营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唯有知识是最重要的,人人是人才,每个人都能找到释放自己能量的最佳位置。他们为企业奉献青春,奉献智慧;创造效率,创造神奇——
冯久田,高级工程师,32岁,1991年大学毕业后,怀揣一腔热血走进盐碱滩,1997年擢升集团总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如果说董事长冯怡生是鲁北集团那支少壮派企业家队伍形象的设计者,那么,总经理冯久田则是这支劲旅的主帅。
冯久田上任不久,便主持承担了国家“八五”重点攻坚项目——循环流化床磷石膏分解新技术研究课题。该课题是国外发达国家正在攻关一直未能攻克的世界级革新难题。冯久田挑选7名企业技术精英,在人迹罕至的盐碱滩上,在一个未知领域,开始了“封闭式热模试验”。实验室里热浪滚滚,粉尘飞扬,使人透不过气来。更危险的是,炉底喷料需用柴油引燃,无情的火苗随时有冲出炉膛烧伤人体的可能。不出所料,这天,冯久田正在全神贯注做着实验,突然,一股火苗直向他扑来,他被强大的热浪和火势冲倒在地晕了过去,肩膀几处被灼伤。大家执意要送他去医院,他醒来后,却让急急赶来的厂医涂了点“京万红”,又钻进了实验室。历经上千次实验,冯久田和伙伴们终于攻破了预热器堵塞、流化床死床等百余道技术难关,打通了全流程。这一震撼世界的科技创新成果,使“三、四、六”装置的产量翻了一番,能耗降低30%。一举把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推向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被国家经贸委列入重点科技推广计划。
1997年阳春时节,国务院批复:鲁北集团将“三、四、六”绿色化学PSC工程放大五倍。即:“15万吨磷铵、20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30万吨水泥”工程。该工程同时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冯久田被任命为这一大型项目的总指挥。
他纵览国际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潮,运用高科技手段,在工程建成同时,使产能比设计能力提高了一倍,达到了年产30万吨磷铵、40万吨位磷石膏制硫酸联产60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为国家提供了一套利用国内技术、国产设备、自行设计、生产高效、低成本复合肥的科技环保产业化、大型化装置样板。至此,鲁北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绿色磷铵生产基地之一。在这条绿色产业链条中,使用的原料只是一般磷肥厂生产排出的废料磷石膏,科技含量高,无污染,成本低,比单项生产厂家的成本低30%—50%,(还不包括这些企业昂贵的环保治理费用)。据统计,至2000年岁末,我国磷复肥工业将排出废渣磷石膏2000万吨,按堆高10米计算,占地166公顷;若堆放10年,堆场建设费将耗资6亿元。采用鲁北集团的磷石膏制硫酸技术不仅为国家节省6亿元的巨额资金,还可减少600万吨规模硫酸矿的建设,节约开采费、矿山投资费近50亿元。
鲁北集团特有的磷铵、硫酸、水泥绿色产业链,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种新的资源观念和新的环保观念:人类对自然生成的资源可以进行重复多次利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构成一个多次生成的过程,而人类对环境的保护也同时体现在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多次生成过程中。这是一种能够反复利用资源并善待地球的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新模式——循环经济。它是人类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磷铵、硫酸、水泥绿色产业链是鲁北独有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它在国内外磷复肥行业的技术垄断地位,为企业争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鲁北的决策者放眼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凭借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优势,低成本扩张,全线推进。在国内,他们优先选择了中西部地区,通过技术嫁接,对中西部的传统产业进行重组与整合。1996年4月,跨区域租赁了负债高达90%以上、已停产三年之久的河北沙河市磷铵厂。高科技的魔力使小厂绝处逢生,半年实现利税600万元。1999年利税高达1.05亿元。沙河市委市政府把该企业树为全市的样板企业,作出了“内学鲁北、外学邯钢”的决定,并被《人民日报》誉为“沙鲁现象”。继尔,鲁北集团兵分五路进军大西北,分别同陕西等西部五省区达成技术合作、控股、并购协议。其中,陕西西乡、宁夏固原的两个项目已由鲁北集团所属的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完成初步设计,列入了国务院扶贫项目。
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拓展国际经营空间,力争在5—6年内完成对世界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技术的垄断,组建起具有强大竞争势力的跨国集团公司。以技术转让出口为切入点,打捆式的收购国外同类企业,先后同德国、美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五国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自1997年以来,集团董事长冯怡生曾出访哈萨克斯坦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磷产业集团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磷矿资源,企业总资产20亿美元,鲁北集团参加哈磷产业集团的收购竞标后,投入一亿美元可获得60%以上股份的控股权,这对弥补我国有限的磷复肥资源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访问期间,冯怡生还与白方签署了“按鲁北工艺技术、利用磷石膏生产20万吨硫酸联产30万吨水泥的工程建设协议”。
鲁北人已经走出盐碱滩,纵横驰骋在国际市场海洋……
1997年5月,中国第7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冯怡生作为唯一特邀代表到会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期间,与会的30余位中科院院士第一次走出香山饭店,到企业——鲁北集团现场考察。院士们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惊了:偌大的一个化工企业,却看不见浓浓烟雾,看到的是一碧到底的蓝天;那高高耸立的铁塔鳞次栉比,无数根巨龙一般的铁管盘悬在半空,却闻不到任何刺鼻的异味;厂区内,没有一般化肥厂堆放的垃圾和废渣,清洁的水泥地面几乎一尘不染……当你置身在这个大厂中,感觉仿佛在辽阔的草原上一样心旷神怡。临别时,本次香山会议执行主席张存浩院士,代表同行的30位中科院院士留下了这样的评价:鲁北集团的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是绿色环保技术、零排放技术、原子经济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是我国继“侯德榜烧碱法”之后无机化工领域又一标有中国标记的发明!
世纪之交,我们相约在新的千年。2000年4月,来自首都北京的30余位经济界、环保界的专家、学者再次云集鲁北,为迎接WTO的挑战,对鲁北集团进行号脉和剖析。此时此刻,专家、学者们目睹到的已不再是那片渺无人烟的盐碱滩,而是一座以100万吨硫酸钾复合肥工程、40万吨硫磺制酸工程,6万吨离子膜烧碱工程和15万KW自备热电工程为主体的鲁北绿色科技城。
然而,曾几何时,这片神奇的土地还沉睡在岁月的风尘中。而今,一群热血青年在它一穷二白的版图上,用自己的青春之笔绘出了灿烂的希望。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们追随冯怡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此情此景,专家和学者们看到了另一笔更宝贵的财富——“黄席棚精神”,它的一切内涵囊括在以下四句话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勇于拼搏的金牌精神,敢创一流的领先精神。”卓越的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第一资本。的确,22载创业风雨路,冯怡生统领着鲁北集团6000余名精兵强将,正是靠着这种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创造自豪,创造辉煌——
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荣获“97美国爱因斯坦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核心企业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在上海挂牌上市后,以其业绩优良、行业属性好、扩股能力强、全国支农化工第一股的良好形象和高科技概念、高成长概念、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概念的雄厚实力,快速成长为沪市高科技绩优板块的突出代表;集团公司总经理冯久田应邀赴美出席了世界硫磺和硫酸工业国际会议,并发表了题为《中国用磷石膏生产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的演讲;风风雨雨十几个春秋,冯久田无愧于他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曾获得“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和“国家科技青年创新奖”……
今年新春伊始再传佳音:鲁北集团跃升国家特大型绿色环保企业;与印度签订了15万吨磷铵出口协议。鲁北从此刷新了我国磷复肥靠进口无出口的历史记录!
鲁北——你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未来和希望!